4月1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系列讲座第七讲在崇礼楼204教室开讲。本期主讲教师为黄均霞副教授,讲座主题为《AI觉醒:生成式人工智能颠覆发展与数字治理》。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全体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黄均霞副教授以“DeepSeek和ChatGPT的国际象棋对弈事件”为切入点,由AI颠覆传统,自主修改比赛规则这一争议现象,引导同学们关注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主体性发展背后潜在的伦理风险。
在正式讲座环节,黄均霞副教授围绕“概念解析”“颠覆之路”“治理挑战”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现实问题。她首先通过辨析“数字”和“数智”的内涵差异,以及比较数字治理与数智治理的异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了概念界定,指出人工智能在信息处理、自动决策、程序创新等方面所展现出的高度智能化与个性化特征。随后,黄均霞副教授运用历史思维方法,以艾伦·图灵提出“图灵机”理论模型为出发点,依托技术演进的时间脉络,全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学科基础和底层逻辑,使研究生们深刻认识到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机遇。此外,她还从人、机、环境三个层面,综合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挑战,揭示了就业冲击、技术依赖、信息安全等人工智能引发的多方面的现实问题。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黄均霞副教授提出了三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也是过眼云烟的技术概念?”“人的哪些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应该如何治理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和亲身经历,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技术难题、治理策略等多个视角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大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思维,将讲座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密,黄均霞副教授以系统解读、互动问答、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聚焦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学科前沿议题,深化了研究生们对科技伦理这一研究领域的认识,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为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科研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