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崇礼楼204教室开讲。本期主讲教师为罗咸辉副教授,讲座主题为《从株洲荣获中国工业300多项第一说株洲工业何以兴起》。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全体研究生到场聆听。
活动现场,罗咸辉老师首先由“你会如何向家人介绍株洲”这一问题导入,引导同学们思考学校所在地株洲的城市特色。随后,她联系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建设的方针政策,以“株洲荣获中国工业300多项第一”“区位视角解读”“政策视角解读”“工业集聚视角的考察”为讲座脉络,系统论述株洲工业兴起且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原因,让大家对影响城市发展的交通、产业、政策等区位因素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从1954年8月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出厂,到2022年10月,中车时代功率半导体器件核心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株洲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实现了从工业老城蝶变为制造名城的现代化典范。
在互动环节,谈及株洲工业立市的发展进程,讲座现场不少株洲户籍的同学纷纷回忆“430,331,601”等坊间流传的工厂代号以及儿时融入生活的厂矿文化,大家畅所欲言、踊跃分享,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此外,罗咸辉老师通过讲述自己采访抗美援朝老兵和查阅档案资料研究中国航发工业创始过程的实践经历,来呼吁志同道合的同学参与“口述历史”研究项目,近距离接触一手史料,在实践调研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性和亲和力。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角新颖,具有较强的实践导向,不仅为同学们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更启发了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地方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后续,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举办不同主题的学术讲座,推动研究生学术思维的创新和科研素养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