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注和重视教育工作,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精神,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湖南工业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一、课程目的
本项目以“虚实”结合为原则,融合了“虚拟—仿真—体验”+“实践”的学习方式,提高整个思政仿真课程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创新性等特点,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实践与创新,课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为主要依据,参照教育部印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建议》,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组织机构
课程负责人:李正军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李平贵、邓世平、唐钰成、陈秋平、杨正香、向汉庆
余霄、黄均霞、刘双强、王友良、谢佳伟
三、课程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旨与精要,集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旨在引导和提升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四个自信”。课时32,理论26,实验课6,学分3.
本实验教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基础,结合VR模型、全景、图片、视频、文字等,分展厅介绍整个主题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游览场馆,学生也可以自主漫游学习,课后还可以开展思政实践创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以360度全景方式操作虚拟仿真内容,并可以点击触发场景内的音视频图文等热点交互,解说播放等;可以对展馆或学生自主创作的作品进行点赞、评论、转发,使学生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交流互动平台,使学习效果更加深入主动,提升学生的政治站位、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团队意识和问题意识。
VR教室设计
四、技术实现
通过课外电脑/手机VR学习方式,连接在线VR平台,学生还可根据教师的课外思政实践活动课题安排,来开展VR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在登录进入场景之后,学生同样可以通过热点交互来查看对应位置或物品的文字介绍、语音解说、视频资料、图片说明等,来开展思政知识探索和学习;结合VR技术特点,进行思政实践活动的策划、思政VR实践资源素材搜集,然后开始思政VR实践内容的创作,创作完成后,可以分享和发布自己的实践作品,学生间、老师均可以进行观看、点评的交流互动。此外,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深度参与实验课程的交流互动,打造随时随地学习的“第二课堂”。


VR教室内遇教室外体验学习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