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次学术“咖啡时间”圆满举行

时间:2025-03-22 浏览量: 作者:

2025年3月18日晚7:00,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次“咖啡时间”在学院409会议室正式拉开序幕,活动旨在营造一种喝咖啡般轻松、休闲、自由的氛围来开展学术交流与碰撞,达成培育、共享、互助的日常科研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学院学术交流与科研积极性。首次活动紧扣近期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展开,以“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论证的方法探讨”为主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新生教授主讲,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冷兰兰主持,学院青年博士、骨干教师以及其他兄弟学院教师等参加了活动。


“咖啡时间”活动中,李新生教授不仅就其个人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的感悟、科研领域的选择及科研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分享了其学术研究二十多年的科研经验,而且不保留地以其个人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研究”为例,从选题到论证,进行了深入地的实证分析。以下是他分享的主要内容概要。
1.选题策略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科研选题应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突出学术创新性,选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寻找新的研究视角或方法,避免重复性研究。结合自身研究基础,选题应与自身研究领域和前期成果相契合,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连续性。

2.论证方法
逻辑清晰且层次分明,研究框架应逻辑严密,从问题提出到解决方案,环环相扣,避免逻辑断层。调查数据与理论贯通,注重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结合,用数据支撑论点,增强研究的说服力。创新性与可行性并重,在论证中既要突出研究的创新性,也要充分考虑研究条件的可行性。
3.撰写技巧
标题简洁有力,标题应准确概括研究内容,同时具有吸引力和学术价值。研究意义明确,在申报书中清晰阐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突出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方法科学,详细说明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预期成果具体,明确列出预期成果的形式(如论文、专著、报告等)及其可能的社会影响。
4.经验分享
案例剖析,李教授结合自己成功申报的国社科基金项目,详细讲解了从选题到论证的全过程,并分享了申报书中的关键要点。对于常见问题分析,针对申报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如选题过大、论证不充分等),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互动答疑,与会教师积极提问,李教授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5.总结与建议
提前规划,国社科基金申报需要长期积累和精心准备,建议提前半年至一年开始选题和论证。团队协作,鼓励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发挥集体智慧,提升申报质量。持续改进,根据评审反馈不断优化申报书,积累经验,提高成功率。
此次活动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指导,为提升学院教师国社科基金申报质量提供了案例借鉴。来自兄弟学院及机关的青年博士积极参与,现场交流深入、热烈,干货满满。在场的老师们都表示:这样轻松、自由的交流有意义有实效,期待下一次“咖啡时间”的到来!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88号

邮编:412007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HUT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