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合作>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对外交流 > 正文

我院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筑基提效”专题培训

时间:2024-09-04 浏览量: 作者:

为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8月28日至30日,我院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培根固源 数智赋能 教技锤炼”为主题的“筑基提效”青年教师(九场九项)全能必修教学基本功养成线上专题培训。学院教务办主任、各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青年骨干教师及新进教师共16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汇聚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杰出教育专家,他们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前瞻的教育理念,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第一场培训前,学院党委书记姜文给参训教师做了动员讲话。姜文强调,青年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生力军,承载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筑基提效”的核心理念,涵盖了教学技巧、教学评价、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育艺术、教育技术、教学研究及师德师风等多个维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着重将教学与科技相结合,通过展示数字化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让参训教师们感受到了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无限可能。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参训教师们通过九场直播培训,全面强化了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学评价、教学技巧等九项必备核心技能。专家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参训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对提高自身教学与育人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部分参训教师学习体会:

黄均霞老师:三天的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受益匪浅。让我想到,新兴科技已经成为推动教学模式演变革新的重要媒介,大学思政课一定要顺应智能网络发展时代。刘玲老师的MUSIC模型,通过智能学情分析,AI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习惯、能力和需求,了解其知识基础,深入开展学情分析,结合其专业进行学习预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精准推送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张娟老师的数字化“四堂融合”模式,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硬件条件,线上线下、课堂内外多元融合,真正置学生为学习主体,反思我们的课堂能够教给学生什么?马昱春老师从“多维度,一体化”注重学生启发式教学,还有张倩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等内容。这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薄弱点,优化课程设计,因材施教,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也使得教师洞悉教学的真谛、熟谙讲演艺术,适应各种环境,提升课堂质量。

刘晓老师: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最大的感受是数字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在线学习平台:利用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管理系统(LMS),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2.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动画、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展示思政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3.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利用VR和AR技术,创建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4.互动课堂:使用在线投票、问答系统和讨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课堂互动性。5.社交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学习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学习资源和心得。个人觉得,通过这些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吴正东老师:为期三天共九场的青年教师全能必修教学基本功养成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授课教师水平很高。通过此次培训,从人工智能、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语言等方面获益匪浅。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教师要跟上科技发展潮流,积极学习使用AI技术。其次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技术时代的教学课堂,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模式。第三,如何作到有效教学,教学语言的组织也是非常重要的。

谢剑南老师:通过三天的学习,不仅学习了其他优秀老师的重要讲课经验,也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一方面对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更加坚定了锤炼自己的信心。非常感谢学校在开学之前,给我们提供了这样难得的学习培训机会,让我们不用外出也能学习到全国最优秀老师的讲课经验和最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使我们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尽心尽力培养好时代新人。

王柯入老师:本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教学技巧、PPT制作、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语言、学术研究、师德师风等等。通过整整三天的学习,使我对当前“AI教学”、“互联网+”、“智能+”时代下的教与学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未来,我将尝试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努力成为具备数字素养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

杨婷老师:为期三天的青年教师全能必修教学基本功养成专题培训,收获颇丰。此次培训围绕教师课堂教学必备核心技能要素,从教学设计、教育技术、教学评价、教学技巧等九方面强化教师必备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养成,助力我们青年教师更好地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为培养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黎文华老师:作为一名新进教师,参加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刘玲教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数智时代对高校教师教学技巧的新要求,更加明确了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杨玉芹教授的“数据支持的教学反思性评价”让我意识到数据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我更加科学地评估教学效果。此外,各位专家在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育艺术等方面的分享,不仅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次培训不仅增强了我的教学技能,更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刘玲老师:本次培训围绕教学技巧、教学评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课程思政等模块开展,“AI 教学”“互联网+”“智能+”时代下的教与学方式在培训中全面得以体现,我收获颇丰。专家们以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学到了“智能+”相关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通过此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决心,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思政课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88号

邮编:412007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HUT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