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主题教育 > 学习动态 > 正文

主题教育进行时:原理党支部围绕文化传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时间:2023-08-01 浏览量: 作者:

主题教育进行时:原理党支部围绕文化传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7月31日下午,我院原理党支部围绕文化传承开展了在线主题党日活动。集体学习会上,支部书记向汉庆首先领学了《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3日第1版)刊载的《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章。



集体学习后,大家围绕文化传承、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现代文明等主题,结合自己理论学习和实践体会进行了深入研讨,表示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和理论研究中,更好地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并努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冷兰兰副院长在发言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不断演化并不断汇集所形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代表着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积极参与。作为思政课教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融入课堂、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凌四立结合自己在各省不同博物馆考察时看到的各类中华古代文物,深有感触地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是我们民族的根和灵魂。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做好传统文化传播工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向世界展现一个自信自立、生机活力、开放包容的文化形象。

向汉庆在发言中谈到,“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动性,能够很好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实际,努力在科研和教学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切实培养学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承载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明的精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普遍性。”谢剑南在发言中表示,优秀传统文化不局限于国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针灸推拿、文字建筑、印染织绸、武术美食、茶道敬香等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我们要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体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不同方面把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更好地拓展为广大青年学生乐意接受的内容体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舒君华谈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思政课教师应该把两个结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坚定文化自信,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流淌于中国人的血液中,对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产生着深刻影响,是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胡涵在发言中说,作为“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不仅可以把两者的精髓、内核贯通起来,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无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和有效度,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大学生能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贺文峰表示,“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深化了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两个结合”融入到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中,更好地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有使命担当精神、有开拓创新的新时代优秀接班人。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88号

邮编:412007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HUT马院